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云南检察之窗网站群快速导航:省院  昆明  昭通  曲靖  玉溪  保山  楚雄  红河  文山  普洱  版纳  大理  德宏  丽江  怒江  迪庆  临沧  昆铁
        本站已支持IPv6网络
        今天是:
        当前位置:首页>>图说铁检
        @打工人,快来get这份求职“避坑”指南
        时间:2023-02-03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 【字号: | |

        月入过万

        朝九晚五

        不用加班

        时间自由

        ......


        春节过后,迎来大波招聘潮

        大家有没有看到过类似的招工广告呢?

        这样既轻松又有排面的工作

        心动了吗?

        这是不法分子处心积虑挖的"坑"

        假借招聘名义实施诈骗

        检察官为大家梳理了几个套路

        节后找工作心莫急

        看准再下手


        1

        “天上掉馅饼”骗局

        “每单任务只需5分钟、任务酬劳10元至50元不等”“每天2小时,轻松过万”这样的招聘广告在网络上并不少见。不法分子以“活少钱多福利好”为诱饵吸引求职者用刷单的形式来工作。发来的工作流程多半是要先支付一笔现金等“刷单”类的工作,之后是求职者一次一次真金白银的支付,却从没见到本金和佣金的发放。当受害者发现上当时,不法分子早已人间“消失”。


        检察官提醒

        天上不会掉馅饼,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双眼,时刻谨记网络刷单都是诈骗。只有不贪小便宜、不信虚假广告才能远离诈骗。


        2

        “高职高薪”骗局

        “某单位招聘营销助理若干,月薪1万元。”骗子一般以优厚的工作待遇为诱饵,其实招聘过去就是做销售,抓住求职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,当工作后却被安排到其他岗位,甚至是一些劳动强度极大的体力活,还会要求先交入职保证金、签订不合理合同等。


        检察官提醒

        从正规、官方的网站上获取招聘信息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步,可以从源头上避免被虚假信息蒙蔽双眼。求职者在找工作的时候更要认清自己的能力,量体裁衣。如果真的发现公司有虚假招聘的行为,一定要马上终止工作,并及时报警,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。


        3

        “见面交费”骗局

        骗子诱骗求职者面试后,以交服装费、体检费、保险费等名义收钱或者承诺交了押金后就可以上班。求职者交费后,骗子要么找借口不给其安排工作,要么就是人去楼空,杳无音讯。


        检察官提醒

        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押金、保证金、报名费等行为,属非法行为。求职者遇到此类情况,要坚持拒交,更不要将身份证、暂住证等证件随意交给招工者。


        4

        “成为网红”骗局

        现在招聘网络直播主播的信息屡见不鲜,很多年轻人都有一颗成为“网红”的心,入职就被签订一个极不公平的“合同”。说是给予流量支持,但实际上还是自己运作,会给予一定的培训,但是这些都是要收费的,同时压榨免费劳动力,想要离职还得赔付大额违约金等。


        检察官提醒

        年轻人找工作要脚踏实地,如果想寻找网络方面的工作,尽量选择大公司,另外还要注意签订正规合同,避免上当受骗。


        5

        “熟人招工”骗局

        骗子往往吹嘘自己门路广、关系多,可通过“关系”帮求职者找到“好”工作,但为了疏通关系需要花钱。当求职者交钱后,骗子要么逃之夭夭、不见踪迹,要么“好”工作遥遥无期。


        检察官提醒

        这类诈骗手法其实很老套,但利用求职者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很容易得逞。提醒大家,找工作不要轻信那些陌生人的“硬关系”,也不要被各种不靠谱的广告所迷惑。


        (来源:转自云南省人民检察院)

         
        版权所有:昆明铁路运输检察分院
       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信息中心管理维护 服务电话:0871-4622000
        工信部ICP备案号:京ICP备10217144号-1
        技术支持:正义网
        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